top of page

About Jamie Ku

IBDP English A Examiner for 14 years

Outstanding Academic Performance

Bachelor of Arts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First Class Honours), HKU Master of Philosophy, HKU (Scholarship)

Acclaimed Award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Award while teaching at the language Centre of HKUST.

Experienced Public Speaker

Invited by International New York Times and CUHK to deliver talks on Elements of Argumentaion, Diversity and Internationalism of Education Materials in Hong Kong, and Appreciation of Movies.

  • 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
IB_thumb_20211209_J_1024.png

【升學資訊】培養獨立思維IB課程不能靠死背
                         IB英語考官拆解考試備戰策略

IB課程近年廣受家長歡迎,因有不少家長認為IB課程較DSE輕鬆,甚至較易獲大學取錄。然而,擁有10年擔任IBDP國際文憑試英語A(母語程度)考官的顧婷芝表示,IB其實要求更高。因其課程的精萃,在於它不僅教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有獨立思維。

顧婷芝(Jamie)教授IB課程的這些年來,有十多位學生成為IBDP全球統考的43至45分狀元、榜眼和探花。她笑言,這些學生本身底子好,只需從旁引導一下便成。

"本地高中學生考IB的難處,因是兩年制的課程,要求學生修讀6科,還要參與共150小時的創意、活動、服務(Creativity、Action、Service)。校內評核又佔兩至三成分數,一刻都不能放鬆。"

她直言,家庭有能力的話,讓孩子自小在全IB的學習環境下當然好,但若是只在高中後的兩年開始,也不是不可能的,只要能改變心態配合,主動學習便成。

不能靠死背書

Jamie也是在香港傳統填鴨式教育下長大,母親更是「虎媽」。「媽媽是做護士的,順理成章地認為念理科的出路會較好,沒有理會我的才能和喜好是文學與歷史。當年也惟有聽從母親修讀理科,故此A Level除了兩科語文取得好成績外,所有理科科目都全軍覆沒,升不到大學。」

其後Jamie母親不再強硬,讓她轉讀文科。她用了9個月時間重新修讀A-Level,成功考進香港大學文學院,主修比較文學,之後更取得一級榮譽畢業,拿獎學金完成哲學碩士。

 

"所以說,讀書是真的不能迫的,要揀啱自己所愛的才最重要。"

她後來分別在大學及國際學校教書,接觸到IB課程,有別於本港學習模式,IB講求多方面思考及活動,主張訓練學生思維、創意。讓學生可以自由討論及發表意見,這些正是大學的要求。

"我愛上這種主動學習的模式。回想自己的讀書歲月,能過到中五會考那關都是靠死背,化學科更是用背的方法記下整本教科書,但這方法去到A-Level便失靈。"

因想了解更多IB課程的內容,她到IB補習社當導師,也考取了IB英語考官的資格,成為全港唯一操兩文三語的華人考官。她解釋,IB課程是一個由3歲到18歲的整全教育體系,從小培養孩子擁有IB Learner Profile內的10種能力,包括開明的思想、富冒險精神等,旨在啟發學生熱愛學習和勇於發問。

"我感到最有意思的是IB也很著重培養學生的個人思維,鼓勵他們從不同角度思考人生價值,啟發孩子用不同方法發揮自己的天賦。"

她續說,在課程內,每位學生都要在6大學術範疇內修讀兩項語文、數學、一項自然科學、一項社會科學和一門藝術。到了高中階段,課程還要求學生必須修讀哲理科目知識論,讓他們反思追求知識過程的盲點和如何將知識在現實生活中應用,確保沒有「死讀書、讀死書」情況出現。

有別傳統學習模式

本身強項是語文的她,認同課程的語文科包含文學這項。「我不明白讀語文怎能不用念文學?詩詞歌賦戲劇等皆能展現人性之美,培育人文的修養,又可真實地反映和揭示社會生活的事實與現狀。」

因著IB強調的是跨學術研究與實踐,從3歲開始便要求學生學習世界文學和哲學,到高中的語文科考試,更是不同文本的修辭手法評論和文學賞析,是全球唯一一個課程,要求所有學生從小浸淫在文學的氛圍裡,並在成長過程中培養他們對不同民族的同理心。她不諱言,教授了課程近10年,尤其喜愛的就是課程對人文情操的重視和培養。

正是如此,令她決定創業,發展自己的IB輔導班。「起初是有些困難,因為有許多家長問我課程已經沒有教科書可讀,那如何補習呢?」她會不厭其煩地解釋IB強調的是跨學術研究與實踐,學習模式和傳統的認知學習不同,需要學生透過學習過的知識及經思考後的理解來繼續推動學習。

例如公開試上的英文科,其課程設計是想學生明白文學的真義「the nature of literature」,即是文學在個人成長中的重要性,以致怎樣推動社會改革,人類精神層面上的提升所扮演的角色等方面,要作分析,有自己的見解。

"如果學生能在分析題目時理解到IB出題目的用心,明白到syllabus背後的原理,而在答案裡展現到這方面的應用和理解,那分數就能大大提高。"

她強調,考IB沒有戰略必勝秘笈,學生需懂得善用時間、多閱讀、多關心國際時事。

Jamie又提到past papers的操練也不可少。「我讀A-Level的年代,是要操練過去10年的試卷,而我現在仍然這樣訓練我的學生。操練past papers目的是熟習IB的出題意向、審題分析以至論文結構的寫作練習,才能在考試限定時間內有效率地完成所有題目。再來是了解評卷準則也很重要,很多考生只顧主觀地寫寫寫,認為寫得多便會高分,但如果寫的內容並非此paper marking rubric裡重點評測的知識點和技能,那寫得多也沒有用。」

她以IBDP的英文科為例,公開考試是想測試考生分析unseen texts的能力,即是作者在某個社會文化的時空裡,用了甚麼修辭手法來達到那種效果和目的,如果考生只顧寫summary和explanations,分數一定不會高。

CONTACT US

Alpha Scholars Education Centre,

Prince edward,

Hong Kong

98530880

Contact us

追蹤

98530880

  • Facebook
  • Instagram

©2023 by Alpha scholars education centre. 

bottom of page